在上月传出“寻求调整合资股比”的绯闻之后,北京现代日前又被传出,“合资公司近期将有深化合作的大动作”。
截至目前,北京现代并未就“大动作”进行回应。但早在2021年年底,业内就曾传出现代希望增加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投资。不过,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佑已经在此前给出回应:“现代没有调整北京现代合资股比的计划,中韩双方的合资合同2032年才到期。”
而对于沸沸扬扬了数日的“重庆工厂停产”传闻,官方只回应称,“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停产的内部文件。”
对此,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重庆工厂停工停产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一方面,近几年,北京现代已经多次传出停工停产的消息。并且,2021年5月,北京现代第一工厂被理想汽车接盘;同年9月,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又被曝出在挂牌出售。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约为38.5万辆,同比下滑23.3%。且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已经接连五年下滑。因此,工厂停产及出售或更多迫于生存压力。
从传闻谋求合资股比调整,到重庆工厂停产,再到还未官宣的“大动作”,可以看到,2022年的北京现代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和选择。
北京现代方面认为,销量数据不理想是因2021年受到疫情以及芯片供应不足等影响,北京现代面临着整体经营情况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此外,北京现代对策略进行了调整,从注重销量转变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和完善经销商网络。
然而,进入2022年,北京现代的市场压力似乎越来越大,尤其是电动化的短板愈发明显。
按照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杜君保在今年1月透露的信息,北京现代的体系调整会在2022年和2023年体现,按照规划,北京现代未来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伊兰特、库斯途、途胜L、ix35等4款具有品牌竞争力等车型,“接下来,要围绕油车产品深耕,先让北京现代活下去,再用新能源产品为未来增量。”
言下之意,2022年,北京现代首先需要“活下去”,再谈电动化带来的更好的发展。
3月2日,现代汽车公布了全新电动化规划,计划到2030年投资约95.5万亿韩元(约合790亿美元)发展“未来业务”。其中约19.4万亿韩元(约合160.9亿美元)用于扩充电动汽车产能、丰富充电网络以及研发技术等。
根据规划,现代汽车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投放17款纯电车型,包括现代汽车旗下豪华汽车品牌捷尼赛思的6款新车及11款现代品牌车型。并希望在2030年实现电动车全球销量达到1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7%。
尽管在中国市场表现下滑,但面对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现代显然也难言放手。
按照规划,北京现代将于2023年年中推出一款内部代号为“OE”的全新电动车,到2023年末或2024年初,还将推出第二款纯电车型,该车内部代号为“CJ”。此外,IONIQ 6和IONIQ 7两款车将在全球推广之时,导入中国市场。而按照现代汽车的节奏,其将在今年开始销售IONIQ 6,2024年推出IONIQ 7。这意味着,北京现代的电动化重点,将在2023年开始投入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现代汽车全球化的电动化战略,北京现代或可以在后期借力发挥,但前提是近两年能够止住下滑的态势。而市场销量数据显示,北京现代1月的终端销量为37099辆,同比下降了33.59%,开场似乎不算理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ctw.com/1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