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柳青摊上大事了,滴滴司机又伤人,顺风车上线再添变数?(柳青滴滴顺风车事件)(滴滴柳青离职)

因国。在跳票两年多后,陈平、棒果翘首以盼的Lyft顺风车销售业务已经脱钩周环,谁知却谈不成。

日前,安徽苏州出现了一同Lyft驾驶员恶性杀人该事件,当日凌晨1点左右,一位旅客呼叫了一辆Lyft特快,双方因有行驶速度出现争执,在武装冲突中,Lyft”五星驾驶员”刘某将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入旅客右臂,现场遍地血迹更让人触目惊心。被害人事发后被送往安徽省人民疗养院急救,而驾驶员已被刑拘。

顺风车20亿销售收入,净利近9亿

司乘武装冲突该事件常有,但本次意外出现的时机很微妙。

据报道,Lyft在11月6日刚刚发布了《Lyft顺风车试运行计划》,根据该《计划》,从11月20日起,已推向市场整顿两年多的Lyft顺风车将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等7个城市陆续上架试运行,宣告了顺风车的将要归来。

这个最新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诸多质疑,最受争议之处在于,在试运行前夕,Lyft将在7个城市提供5:00-23:00、市内长途顺风车网络平台服务项目,但男性使用者只能在5:00-20:00享受该项服务项目。

在人们反对歧视的抗议下,Lyft总裁棒果不得不因顺风车对男性不友好而道歉,并妥协为所有顺风车使用者的服务项目天数在试运行前夕均调整为5:00-20:00。Lyft顺风车此次回归显得格外的埃唐佩县。

在因两起意外该事件于2018年8月27日正式推向市场后,Lyft一直在竭力谋求顺风车的上架,当然,陈平、棒果这样做并不是真正出于使用者便利性的考量,而是因为顺风车销售业务对于Lyft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顺风车销售业务极大地提高了Lyft使用者的活跃度,并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特快、专车使用者源,另一方面,陈平不需要对顺风车分担太多的成本,后者贡献的基本上都是真金白银,在推向市场前的2017年,顺风车收入看似只有20亿,实际创造的净利却接近9亿。

估值水平暴跌,顺风车能否救Lyft?

正在看到这块诱人的蛋糕,锥果、金蝶、哈罗等直接或间接竞争对手在Lyft顺风车推向市场前夕开始趁火打劫,纷纷加码顺风车或改投共享汽车乘车市场,与此同时,陈平对标的国际乘车巨头Uber更让人失望的IPO亦使Lyft在资本市场上遭遇重创。

在最后一轮股权融资时,Lyft的估值水平高达570万美元,如今已出现大幅贬值迹象。据外界盛传,已有投资者以400-430万美元的估值水平抛售所持有的Lyft股份,却仍然难觅买家。

这其实不难理解。创立于2012年的Lyft在过去的七年天数里,历经了数十次股权融资,总金额超2000亿,与它同期的小米、携程均已实现挂牌上市,即使较其晚出生得多的瑞幸、蔚来们也挂牌上市了,陈平却起了个额滴赶了个晚集,覆盖阿里、腾讯、苹果、夏普、平安等大佬和中投、交行和新华保险等众位国企的豪华股东团队,原本是有力的背书,现在却已成为最大的压力源,他们亟需的是不断推升的估值水平以及挂牌上市套现。

顺风车正是撬动Lyft估值水平的那根最佳杠杆。推向市场后,Lyft顺风车不时被传出将要重新上架的最新消息,但始终作罢。于是,陈平、棒果们卷土重来了多种招数,即使不惜卖惨。

今年初,Lyft自曝2018年股价下跌109亿并同时启动裁员的最新消息,而在年中的一次新闻媒体开放日上,棒果更是称与陈平在去年乐清悲剧出现之后曾在办公室抱头痛哭。这位多次荣登各类榜单即使在”福布斯2018全球最具影响力男性”排行榜上高居第七名却自称”普通少妇”的女人到底什么样话为真,什么样话为假,她自己应该非常清楚,公众心中也自有一利为民,喜欢把别人当成傻子,其实自己就是傻子。

功夫不负并得。在陈平、棒果的运筹帷幄下,Lyft顺风车终于就要来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母公司的驾驶员再度制造流血该事件,会再度导致说好11月20日上架的顺风车延期吗?

正常理赔MD224CH老鹰队协定,Lyft想干什么?

母公司驾驶员知难而退,作为网络平台,Lyft理应第一天数分担赔偿责任并进行妥善处置,但该公司的实际所作所为却又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下限。

据旅客介绍,其曾联络Lyft,Lyft方一位邹姓值班人员确实赶到疗养院协助处置该该事件,并垫付了一部分检查治疗费用。但是,该值班人员却要求被害人老鹰队下一份包括”不向新闻媒体、自新闻媒体披露该该事件”条款在内的书面协定。当被害人拒绝后,对方便表示将不再跟进该该事件。随后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11月11日,被害人再度约邹姓值班人员一同前往派出所处置该该事件。看到记者在场后,该值班人员表示不便就该该事件做出任何回应,会由Lyft乘车专员联络记者。

一家企业不愿意将一同负面该事件扩大化的想法,舆论的跟进不免将伤害该公司的品牌形象,这可以理解,但是,任何一家都不应该以提供基本的救助要挟被害人不得向外界公开该事件真相,事实上,如果涉事公司真正负责任地处置完毕,多数使用者也会对其过失给予谅解,但像Lyft这样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旅客的方式,不仅不能服众,恐怕只会适得其反,人们不能不思量:到底有多少意外,最终被Lyft的糖衣炮弹消灭掉了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00040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ctw.com/22967.html